混凝土原材料中的哪些因素对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较大呢?经过这些年的试验总结,主要归纳为以下因素:
1 水泥
(1)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较高的话,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坍损过大。应与水泥厂家协商,使其铝酸三钙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。
(2)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过大时(大于145g 水),就需要外加剂提高减水率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要求。
(3)水泥的出厂温度过高时(大于 70℃),就会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坍损过大,凝结较快。在暑期,应要求水泥厂家把水泥的出厂温度控制在70℃ 以下。
2 粉煤灰
(1)粉煤灰的细度越细,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;反之,细度越粗,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差。应采用细度较细的Ⅰ、Ⅱ级粉煤灰作为掺合料。
(2)粉煤灰的含碳量越高,即烧失量越高,达到同样的出机效果所需要的外加剂量也就越大,因为碳吸附外加剂。尽量选用烧失量较低的粉煤灰。
(3)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越小越好,这样就可以减少外加剂的掺量,达到同样的出机效果;反之,就需要增加外加剂的掺量。
3 砂子和石子
(1)砂的含泥量过大时(大于 3%)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,而必须调整外加剂的配方来适应所用材料的要求。尽量选用含泥量较小的砂子。也可采用机制砂或部分采用机制砂。
(2)石子的含泥量过大时(大于 2%)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,而必须调整外加剂的配方来适应所用材料的要求。尽量选用含泥量较小的石子。
(3)石子中的页岩含量过大时(大于 10%)会吸附部分外加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坍落度过小,这主要是页岩的吸水率较大(大于3%)所致。应尽量选用无页岩的石子作粗骨料。
哪些混凝土问题的出现与原材料的性能有关呢?以下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与原材料的性能有关的:
(1)混凝土拌合物的经时坍损过大的问题,这是由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含量过大,或是胶凝材料的温度过高所致。也可能是由于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较少所致。
(2)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时的和易性较差,这是由于粉煤灰过粗,或是砂子过粗,砂率较小,胶凝材料较少,也可能是外加剂中的增黏成分较少所致。
(3)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严重离析,这主要是外加剂的掺量过大,减水率过高所致。
(4)混凝土的标养强度偏低,这主要是原材料的质量较差,或是外加剂的减水率较低,混凝土的生产用水量较大所致。也可能是标养室的温度偏低所造成。
(5)混凝土早期裂缝(在现场养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),这主要是胶凝材料用量过大,超过500kg/m3;或是水泥中的混合材的质量较差,如煤矸石、炉渣等;使用聚羧酸系列以外的外加剂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。生产用水量过大也是造成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一个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