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制化商砼出料
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℃时,就应采取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商砼施工。商砼所以能凝结、硬化并取得强度,是水泥和水进行水化作用的结果。水化作用的速度在一定湿度条件下主要取决于温度,温度愈高,强度增长也愈快,反之则慢。当温度降至0℃以下时,水化作用基本停止,温度再继续降至-2~-4℃,商砼内的水开始结冰,水结冰后体积增大8%~9%,在商砼内部产生冰晶应力,使强度很低的水泥石结构内部产生微裂纹,同时减弱了水泥与砂石和钢筋之间的粘结力,从而使商砼后期强度降低。受冻的商砼在解冻后,其强度虽然能继续增长,但已不能再达到原设计的强度等级。
在冬季商砼施工中,重点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防止商砼早期冻害;二是确定商砼较短的养护龄期;三是保证商砼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。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,还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、工程结构状况、水泥的品种及价格、减水剂、抗冻剂的性能及价格等一系列条件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。冬季商砼施工使用调整配合比的方法,主要是针对在0℃温度下商砼施工的。
商砼冬季施工,尤其是在寒冷地区,为防止商砼早期受冻,一般都要求商砼有较高的浇筑温度。对于大体积商砼,浇筑以后其表面温度虽然较低,内部温度却因水泥水化热而上升。为了减少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,浇筑温度越低越有利。如果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,则应从加强浇筑以后的保温措施以减少内外温差。根据《水工商砼施工规范》(SDJ-207-82)中规定商砼的浇筑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在大体积商砼的浇筑温度,在温和地区不宜低于3℃,在寒冷地区不宜低于5℃,一般为5℃~8℃。
预拌商砼指在工厂或车间集中搅伴运送到建筑工地的商砼。多作为商品出售,故也称商品商砼。商砼,简称为"砼(tóng)":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。通常讲的商砼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,砂、石作集料;与水(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)按一定比例配合,经搅拌而得的水泥商砼,也称普通商砼,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。
墙体外墙保温工程施工;在框架结构中用作隔热填充墙体或与薄钢板制成复合墙板;补偿地基、道路、桥梁、隧道、大型构筑物的填充工程施工;公路护坡、路基、河岸、港口的挡土墙工程施工;制成轻质假山、盆景、仿木材料等园林制品;炉窑现浇保温层、喷涂保温层、耐火保温砖等耐火应用;轻质泡沫陶瓷制品等方面。建筑物的填充(包括地下室顶板翻梁之间的填充、地下室结构不统一时的调整填充、设备基坑填充),楼地面的垫层填充工程施工等方面。
预制化商砼出料
试验证明,商砼遭受冻结带来的危害,与遭冻的时间早晚、水灰比等有关,遭冻时间愈早,水灰比愈大,则强度损失愈多,反之则损失少。
经过试验得知,商砼经过预先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遭冻结,其后期抗压强度损失就会减少。一般把遭冻结其后期抗压强度损失在5%以内的预养强度值定为“商砼受冻临界强度”。对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商砼,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的商砼强度标准值的30%;对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商砼,受冻临界强度定为设计的商砼强度标准值的40%。
商砼冬季施工,尤其是在寒冷地区,为防止商砼早期受冻,一般都要求商砼有较高的浇筑温度。对于大体积商砼,浇筑以后其表面温度虽然较低,内部温度却因水泥水化热而上升。为了减少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,浇筑温度越低越有利。如果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,则应从加强浇筑以后的保温措施以减少内外温差。根据《水工商砼施工规范》(SDJ-207-82)中规定商砼的浇筑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在大体积商砼的浇筑温度,在温和地区不宜低于3℃,在寒冷地区不宜低于5℃,一般为5℃~8℃。
一、商砼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
商砼冬期施工方法为:商砼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。其方法包括:掺化学外加剂法,外加剂为早强剂和防冻剂。
二、商砼冬期施工的一般要求
(1)冬期拌制商砼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,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,再对骨料进行加热,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功计算确定,但不得超过表中的规定。
(2)配制冬期施工的商砼,应优先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,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.5Mpa,每立方米商砼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,水灰比不得大于0.6.
(3)骨料必须清洁,不得含有冰、雪等冻结物。
(4)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,搅拌时间应较常温延长50%,其拌制投料顺序时骨料、热水,然后再投入水泥、外加剂。确保商砼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5℃,入模温度不低于5℃。
预制化商砼出料